1. 首页 > 唯美短句

空城之谋 空城之计是成语吗?

在三国时期,蜀、魏、吴三国争霸,战事连连。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卧龙”,以其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在五丈原与魏国名将司马懿对峙。司马懿久经沙场,经验丰富,诸葛亮深知此战非同小可。然而,蜀国国力有限,难以与魏国抗衡,诸葛亮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谋——空城之计。

一日,诸葛亮传令全军,命人将五丈原的城门大开,士兵们则全部撤离城内,只留下诸葛亮独自坐在城楼之上。司马懿得知此情,心生疑惑,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五丈原,远远望去,只见城门大开,诸葛亮端坐于城楼之上,城内空无一人。司马懿心生警惕,认为必有诈,便下令军队原地扎营,不得轻举妄动。

诸葛亮见司马懿大军停驻,便派人送上一封信,信中写道:“司马懿,你久经沙场,难道不知空城之计?我今在此,已无战意,请你退兵吧。”司马懿读罢信,心中更加疑惑,但仍不敢轻信。

就在这时,诸葛亮突然命令士兵们将城门紧闭,亲自带领一支精兵出城,直奔司马懿大军。司马懿见状,大惊失色,以为诸葛亮要发动突袭,便急忙下令全军撤退。

诸葛亮趁机发动追击,司马懿大军溃不成军,狼狈逃窜。诸葛亮凭借空城之计,成功击败了司马懿,使得蜀国得以喘息之机。

空城之计的成功,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更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不愿无谓地牺牲士兵的生命,因此选择以智取胜。这一举措,使得诸葛亮在后世被誉为“仁者之师”。

在空城之计之后,诸葛亮继续北伐中原,虽然最终未能改变蜀国灭亡的命运,但他的一生都在为蜀国、为天下苍生而努力。他忠诚、智慧、仁爱,成为了后人敬仰的楷模。

如今,空城之计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千古。它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成为了智慧与勇敢的象征。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非凡的智谋,书写了一段传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谋是战胜困难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诸葛亮,善于运用智慧,勇敢面对挑战,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