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魔白居易的诗句
1、作者:白居易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五》
2、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被誉诗仙
3、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隐逸向佛之情。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自然超脱,意境悠远,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诗中名篇。
4、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5、一、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原因如下:
6、白居易写的《醉吟》诗中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诗句。白居易读书写作十分刻苦,由于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练习,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如同着魔一般,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人称“诗魔”。
7、唐大诗人杜甫是李白的忠实粉丝,他在《饮中八仙歌》中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句。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见李白的仙名在唐朝文坛已经众人皆知了。
8、生***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赏析】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艺术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9、欣赏一下李贺的《秋来》诗:
10、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北宋文学家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明代著名诗人杨慎在《词品·序》中有“然诗圣如杜子美,而填词若太白之忆秦娥、菩萨蛮者,集中绝无。”的句子,首次用这个“诗圣”词语来称呼杜甫。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1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诗是集大成之作,从题材、内容、风格、造语、章法各个方面都极为突出,成就极高.被称为“诗圣人”。杜甫这种圣人君子的情怀主要是通过他成就极高的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诗艺精湛,沉郁顿挫,他的诗歌记叙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称之为“诗史”。唐代韩愈评杜: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北宋苏轼赞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因而被后世尊为“诗圣”。
12、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
13、李白的称号为“谪仙”,意为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李白崇尚道家思想,道教修仙,自由怡情,好任侠,喜纵横。因为李白才情高超,清越脫俗,谪仙也正是他为人处世以及性格的体现。
14、圣人,是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称呼是儒家的尊称,被称为圣人的人,一般都是符合儒家思想,忧国忧民,爱民如子,具有深沉的悲天悯人情怀的人。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他创作的诗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是伟大的。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抱有积极的入世热情,忠君爱国.自身身处困境之中,却还能关心广大和自已一样的人,这种博爱的情怀,是配当圣人称号的。
15、王维的《终南别业》:
16、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7、出自《偶作寄朗之》2、全文: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斗�x干酿酒,夸妙细吟诗。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3、句意:年老的时候记忆力也衰退了,记不住很多年轻时候的事情,唯有爱情,年轻时代的那些爱情旧事,仍然在心底清晰可见。
18、三、李贺为什么叫“诗鬼”?
19、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诗家天子
20、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诗圣
2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诗骨
2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3、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格人称诗杰
2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5、古代诗人称号:
26、孟郊一生几乎都贫困潦倒,连死后的丧事也是韩愈等友人集资操办的。虽然他生活贫困,仕途短暂,但正是这样的生活困境,才铸就了他阴郁、冷峭、朴重的诗风,成为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诗歌讲求炼字铸句,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被人们称为“高天厚地一诗囚”,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
27、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白所写诗歌的风格了。李白是主观诗人,在写诗歌时十分擅长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等等一系列修辞来写。李白诗歌富有想象力,“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所写的诗歌常常是飘逸空灵的,具有“神、气、奇、飘、醉”的特点。有仙气,所以,称作是“诗仙”符合李白个人性格和艺术风格。
28、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29、四、王维为什么被称作“诗佛”?
30、七、孟郊为什么被称为“诗囚”?
诗魔白居易的诗句
31、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32、自然界是如此,人生亦概莫例外,有生必有死,所以人们应该“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因为有生有死,才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
33、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34、唐代诗人贺知章(被称为诗狂)叹赏李白的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李白的《对酒忆贺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也佐证了谪仙人的称呼是贺知章说出来的。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后来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3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6、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37、六、刘禹锡为什么称为“诗豪”?
38、王维,字摩诘,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并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名和字摩诘都昭示了他与佛教的深刻契合。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信奉佛教,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在盛唐炽盛的佛风中,王维虔诚地投向佛教,佛教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他将佛引入人生,追求佛境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合一,艺术创作中,把佛教的思想与现实中的禅意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思想、艺术、禅趣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诗渗禅意,流动空灵,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后来,就得到“诗佛”的称号。
39、其中《秋词》诗便是气势豪放的代表之作。
40、五、白居易为什么被称为“诗魔”?
41、孟郊被称为“诗囚”,源自金元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元好问《放言》诗:
42、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4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4、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45、另外,他的诗词通俗易懂,脍炙人口,语言优美,音调和谐,形象鲜明生动,因而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的说法。“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做到了“妇孺皆能看懂”,诗歌在民间广泛传诵,如魔力般影响了后人,便以“诗魔”称之。
46、“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成都杜甫草堂的一幅对联,是由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总司令所题。
47、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48、李贺的诗歌多以借古讽今,以鬼讽人,揭露时弊的题材为主,以空灵诡异见长。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歌从意象上表现为的鬼魅古怪的东西和场景。李白是仙界,李贺是地狱。在审美上表现为一种苦闷至死亡的悲怨,他常站在死的边缘来看世界,似乎用的是鬼眼望人间。这样的体验使读者震撼,触及灵魂深处。除其诗歌中多写及天国鬼境、神仙鬼魅的原因之外,恐怕与他本人的相貌、古怪的性格也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49、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50、与诗囚孟郊相似的诗人贾岛,都以苦吟著名,贾岛被称为“诗奴”。
51、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52、二、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原因如下:
53、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54、刘禹锡,性格刚毅,颇具豪猛之气。其诗沉稳凝重,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格调自然,有豪放气势,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刘禹锡的《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流传于世。
55、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应当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果如是,则虽死犹生,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