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栏目一

精选迫在眉睫与刻不要缓的不同差异【39句】 迫在眉睫是什么短语

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缓的区别

1、迫在眉睫: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2、刻不容缓刻是片刻、极短的时间,缓是延缓。刻不容缓是形势紧迫,十万火急。

3、刻不容迟是情况比较紧急不允许迟到和晚来。两个词的共同点是形势紧迫,.片刻不能耽误但具体上一个片刻不能延缓,一个是不能迟到,时间概念不一样。区别是一个迫在眉睫。一个留有余地。.

4、解释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5、迫在眉睫:

6、近义词是:

7、水浸眼眉(粤语),是说洪水泛滥,己经迫在眉睫。

8、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9、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10、今年入学人数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扩建校舍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11、意思是一刻也不允许拖延,延伸造句:汉江岸上两派拉锯攻占,形势紧张,刻不容缓,车行驶得疾速如风,长长的土路上尘土飞扬,像点燃了巨大的导火索。

12、辨形“刻”,不能写作“克”;“缓”,不能写作“援”、“暖”。

13、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14、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拼音:kèbùrónghuǎn。出自:清朝文学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原文:“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相近的词语:迫不及待、火烧眉毛。《镜花缘》也是一部描写女性的小说,由清代学者李汝珍创作,小说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杜九宫等人乘船出国旅游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绅士国和武昌国的经济史。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武则天在科举中选拔才女的故事。

15、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事态的紧急性,常常连在一起使用。区别在于迫在眉睫是形容状态的紧急性,刻不容缓是指时间的紧急性,二者是因果关系。

16、刻不容缓:

17、心急如焚,比喻心中万分焦急,有如大火即将到来。

18、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19、译文:虽然这件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很遥远,但是形势紧迫已经到了眼前。

20、例子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回)

21、迫在眉睫,形势已经紧迫,但你不一定采取措施刻不容缓,行动得有了,要去做!根据“加强动画片剧本的创作”这句选的刻不容缓

22、二、出处不同

23、一、释义不同

24、刻不容缓一般是形容这件事不能在等了一刻都不能允许缓慢,否则会付出非常严峻的代价。

25、三、语法不同

26、译文:帝王即位,这就是好日子,而且算出来这日子又吉利,为什么要怀疑?事情已经不能再拖延了。

27、十万火急,是突遇重大危机,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搭施来应对。

28、刻不容缓: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29、辨析刻不容缓和“迫在眉睫”;都形容形势非常紧迫。不同在于:刻不容缓重在不能拖延;也指主观上迫不及待的事情;“迫在眉睫”重在已到眼前;常形容客观上紧急的事。

30、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紧迫。

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缓的区别

31、出处:战国列子《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

32、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缓都是表示非常急切的意思,但是用法不一样而已。迫在眉睫一般是指急迫的情绪表现在五官上,形容眉睫紧皱的意思,当一个人非常急着办一件事的时候眉毛紧皱非常着急的表现。

33、汛期将到,防洪物资的准备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34、迫在眉睫把事态严峻比喻逼迫到了眼前,没有任何退缩缓解的余地,此为前因;刻不容缓是指因为事态的严峻形势,所以需要果断解决,不能有半点延误和拖宕,此为后果。

35、刻:片刻,极短的时间;缓:迟缓,拖延。一刻也不容许拖延。形容形势紧急,时间紧迫。

36、正音“刻”,不能读作“kē”。

37、刻不容缓,是急待解决,不能拖延一时半刻。

38、刻不容迟迟是比规定和合适的时间要晚。

39、迫不及待,是事态严重,必须马上解决,不能再等待。